物理学在时间箭头方面面临尚未解决的难题。至少从 19 世纪末讨论玻尔兹曼 H 定理和洛施密特悖论以来,这一点就显而易见。尽管在将不同的时间箭头与宇宙的低熵大爆炸起源联系起来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由此产生的理解仍然不完整 [参见,例如,舒尔曼 (1997)]。尽管如此,“时间”箭头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并且与运动学加动力学的“牛顿模式”相似 (Wharton, 2015):人们通常认为物理系统总是可以描述为具有从过去到未来的“状态”(运动学)。也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外——并非所有物理模型都符合该模式的规则。例如,为了根据驻留作用原理找到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必须指定其过去和未来边界的输入——位置坐标的值。这体现了“拉格朗日模式”,它需要一种一次性或块宇宙的方法。通过超越标准模式,我们可以摆脱传统思维的限制,对新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在遇到僵局时,寻求这种自由尤其重要;本文提出了这样一种主张,即量子计算的惊人力量[即它与强形式的丘奇—图灵论题(Arora and Barak,2009)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是那种要求放弃标准时间箭头的“悖论”。已经存在多条证据表明量子物理学与标准时间箭头存在争议[参见狄拉克(1938); Wheeler 和 Feynman (1945, 1949) 在古典语境中的表现。早期的例子有:
主要关键词